南橫公路(台20號省道)起自台南玉井,經過高雄甲仙、六龜、寶來、桃源,穿越玉山國家公園,抵達台東關山,原本東西橫貫,卻因2009年莫拉克風災受創,直到2020年1月13日開通梅山口至天池的路段,超過10年的封閉修復,過程必定艱難困苦,非常感謝偉大的修路人員!現今的南橫公路是沿著「關山越嶺古道」修築,「中之關步道」是關山越嶺道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路段,位於中之關-天池間,全長3.6公里、落差約350公尺,以天池進、中之關出的下坡方向,單程需約2~3小時可走完。沿途除了開始和結束路段有陡坡,中間偶有需拉繩協助的斜坡,其餘是平坦土路,高山環繞,參天巨木森林非常漂亮,海拔2000公尺高山森林浴十分舒暢,更有木炭窯、當年監督布農族抗日舉動的中之關駐在所等歷史遺跡,是條自然林景與歷史人文兼備的古道!不過特別提醒此路線並非屬於老少咸宜,請確實做好登山準備再入山呦!
台20線(南橫公路)「梅山口-天池」路段,
開放後即吸引睽違、等候10年的大量人潮爭相湧入朝聖,
Carrie非常驚訝在這深山當中,居然有著滿滿的登山客!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玉管處) 投入很多心力整建步道,
在較為崎嶇難行的地方,有架設枕木棧道,大大降低山行的困難度,
在歡迎遊客山友前來健行的同時,也特別呼籲大家,
踏訪「中之關步道」,請將垃圾帶下山,不可亂丟菸蒂、不可隨意炊煮,
帶好登山的適當裝備、飲用水等等,
年歲較大、行動較不便、穿著不利行走鞋子、帶小孩同行者,
更要注意評估是否要入山,因為此路線被玉管處判定並非老少咸宜路線!
「中之關步道」須評估體能、裝備再前往,
務必注意自身登山健行安全!以安全為最高指導原則!
「中之關步道」谷哥地址是高雄市桃源區,
Carrie、小恩恩、好友雲、好友洋蔥,一大早就從甲仙出發,
驅車前往「中之關步道」,途經甲仙、六龜、寶來、桃源,
照片是「塔拉拉魯芙橋」附近一帶山上的台灣欒樹已經變紅,
遠遠看頗有日本郊區楓紅的盛況,
朋友笑說如果台灣欒樹生長得密集一點,那台灣也可賞「欒紅」了。
抵達桃源,經過桃源區公所。
沿途可以看見2009年莫拉克風災的破壞痕跡,
山林崩塌的慘況,是永遠無法完全消除,
人類的確是要懷抱敬畏自然的心,疼惜土地傷痕,落實環境保育!
經過「阿瓦系吊橋」,這個等回程再來走,
因為「中之關步道」有入山時間限制,下午15:00前一定要出來,
加上人潮洶湧,所以抵達步道起點時間一定要抓好,不能太晚,
否則找不到停車位,走步道時間也會來不及。
經過「梅山遊客中心」,這個也是等回程再來玩,
但可以在這裡先上個廁所。
經過「梅山青年活動中心」,這裡也可以上廁所。
抵達「天池」,
「中之關步道」可選擇從中之關登山口上行或天池入口下行,
選擇下行較輕鬆,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從「天池」這裡開始走。
旁邊有南橫公路開拓史解說牌、
天池海拔高度2280公尺,
從這裡再過去路就斷了,南橫三星路段至今尚未修復,
Carrie很幸運曾經在2008年去登過南橫三星,後來路在2009年就斷了,
請參考遊記→
【台東旅遊】百岳初體驗~南橫三星之「塔關山」 https://blog.xuite.net/carriewu0925/carrie/38821276
【台東旅遊】海端鄉‧埡口~絕美雲海和南橫三星「庫哈諾辛山」、「塔關山」、「關山領山」 https://blog.xuite.net/carriewu0925/carrie/38821278
【台東旅遊】百岳初體驗~從「庫哈諾辛山」登山口健行南橫2KM https://blog.xuite.net/carriewu0925/carrie/38821274
首先要登階梯到「長青祠」,這是祭祀築路陣亡的有功人員。
四周高山山景真是超級壯麗。
從這裡上「中之關步道」,沿途指標很清楚。
一開始都是陡上,海拔2000公尺記得要調整呼吸,
小恩恩一開始登山時在喊頭痛、呼吸不順暢,
後來教他慢慢走、深呼吸,症狀就改善了。
台灣馬醉木,這種常綠灌木生長於海拔2000-3200公尺,
喜歡生態的朋友,在「中之關步道」肯定大有收穫。
先來到一處瞭望台,可眺望中央山脈主脊稜線,
這天超級幸運,天氣特別清朗,
這裡從左到右可以非常清楚眺望到:
南玉山→小南山→玉山主峰→玉山南峰→玉穗山→雲峰,
玉山群峰、雲峰綿延至向陽山,峰巒層疊的高山氣勢令人感動!
山腳下是荖濃溪。
接著再往前行,然後抵達「天池」,
天池的池水很碧綠,這裡還有水鹿的蹤跡。
「中之關步道」路線圖。
西元1931年,日本政府在台灣南部山區修築關山越嶺道,
西起高雄六龜、東至台東海端,全長約170公里,
因途中翻越海拔3176公尺的關山嶺山而得名。
其中梅山到關山北鞍屬玉山國家公園管轄範圍,
玉管處委請專家探勘整修,讓長3.6公里的中之關古道榮光再現!
中之關步道,有很多段有設立棧橋。
中之關步道部分路段路面為碎石,
山壁上接有鐵鍊、繩索可以拉著前進,
還有泉水從腳下潺潺流過。
中之關步道有幾個需快速通過的落石區。
木炭窯,
沒有仔細觀察很容易錯過,
早年木炭窯是依著山坡地而開鑿,
現在遺址區只剩下一處圓形凹洞,和存取木炭的出入口,
日治時期需要這木炭窯,是為了出產做為溫暖熱源的木炭,
因為這裡年均溫不超過15度,蠻寒冷的,真的很需要燒木炭取暖。
中之關駐在所,
日治時期修築的古道具有戰略功能,
會每隔2至3公里設置日警駐在所,
中之關駐在所是這段古道中唯一一處駐在所,
也是整條關山越嶺古道38處駐在所中規模最大的一處,
海拔 2062 公尺,與遠方荖濃溪對岸的布農族玉穗社對立遙望,
現在中之關駐在所遺址沒有留下建物,
只剩駁坎、石造路基,只見一片平坦台地與解說牌,
但當年日本人最害怕的布農三雄,
拉荷阿雷、阿里曼西肯兄弟、拉馬達仙仙,抗日精神則永垂不朽!
中之關步道剩下最後0.15K,又開始陡下,
沿途樹根土路走起來很過癮,
最後就抵達海拔1974公尺的中之關步道出入口,南橫公路20.5K了!
【南橫中之關步道】
交通:自行開車前往南橫公路,經梅山口進入台20臨105線便道,公路20.5K為中之關步道入口(原南橫公路130.5K),25.1K為天池端出入口
海拔高度:1930~2280公尺
步道總長:約3.6公里,雙向進出
步行時間:單程約2.5~3小時
行程建議:天池停車場-長青祠-天池—越稜點-紅檜巨木-木炭窯—中之關駐在所—中之關步道出入口
注意事項:梅山口至天池路段實施交通管制,於梅山管制站以車牌辨識登記進入,每日8:00~13:00開放車輛通行,當日15:00前需離開,15:00時梅山管制站會封閉,所以最好最晚在14:00前離開天池或中之關。每週二、週四因道路工程實行交通管制不開放,禁止進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大家加入粉絲團,互相交流吃喝玩樂情報!
您的支持是我發文的動力,請不吝嗇給個讚和推囉~感激^0^
旅人Carrie愛漫遊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carriewu0925travel
★歡迎追蹤【旅人Carrie愛漫遊】IG:carriewu5120
https://www.instagram.com/carriewu5120/
★歡迎訂閱youtube:https://goo.gl/qd9MVr
★歡迎加入Telegram:https://t.me/carrie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