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聖地亞哥德古巴方式:巴士:Viazu巴士站位於市區西北方,鄰近聖伊菲熱尼亞墓園,距離市中心西斯佩德斯廣場約5公里,步行約 30分鐘可達,搭乘計程車前往市區約5CUCViazul巴士 www.viazul.com


飛機:安東尼奧·馬賽奧國際機場(Antonio Maceo International Airpor,機場代號SUC)位於聖地牙哥市區西南方7公里處,搭乘古巴國內班機,Cubana de Aviacion每天3個班次,從哈瓦那出發,航程約1.5小時。從機場搭計程車至市區,車程約15分鐘,費用約 10CUC

安東尼奧·馬賽奧國際機場 www.santiagodecuba.airportcuba.net

◎區內交通方式:

步行可抵達市區內各景點。若要前往距離較遠的聖伊菲熱尼亞墓園、蒙卡達軍營、市郊的莫羅城堡,建議可請民宿代為連絡包車,同時前往這3個景點的包車行程約20CUC。馬特廣場(Plaza marte)和西斯佩德斯廣場也可找到計程車可議價。


◎旅遊諮詢:

遊客服務中心infotur

地址:Felix Pena 562(西斯佩德斯廣場西北角)

電話:686-068

時間:8:00-20:00

Cubatur

地址:Heredia 701(西斯佩德斯廣場東南角)

時間:8:00-20:00

Cubanacán

地址:Heredia 201(Grand Hotel)

時間:8:00-18:00

◎基本資料:

人口:47萬人 面積:1,023平方公里 區碼:22

 

聖地牙哥德古巴位於古巴東南海岸線上,是聖地亞哥省的首府,

也是古巴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海港,

這裡的聖佩德羅德拉羅卡城堡,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聖地牙哥省(Santiago de Cuba province)面積有6千多平方公里,

人口超過1千萬,全省總共有9座市鎮,

首府設於東南海岸的聖地牙哥市(Santiago de Cuba)

聖地牙哥德古巴的重要性,比起哈瓦那卻絲毫不遜色,

扮演著領導古巴走向新紀元的關鍵角色。

反抗西班牙殖民的獨立戰爭從這個地區開始,

卡斯楚推翻巴蒂斯塔獨裁政權的革命在此點燃戰火,

唐·法昆多·百加得(Don Facundo Bacard)在這裏打下蘭姆酒王國的根基,

這裏也是獨立戰爭英雄何塞馬蒂和卡斯楚的長眠之地,

所以聖地亞哥德古巴被美稱為「英雄之城」。

 

聖地亞哥德古巴建城於 1515年,

是西班牙征服者Diego Velázquez 在古巴初期建立七座城市中的第二個。

地理位置上在加勒比海的中心,

靠近海地和多明尼加共和國,

附近山區蘊含金礦和銅礦,擁有豐富的礦產件,

又有良好的港灣便利運輸貿易,

1522—1589年間,聖地亞哥德古巴被當作殖民時代的短暫首都,

直到1607年遷都哈瓦那。

 

聖地亞哥德古巴因周圍蘊含金礦及銅礦,為了開採礦產,

西班牙人引進第一批抵達古巴的黑奴,從事勞力挖礦,

使聖地亞哥德古巴成為奴隸市場,

直到礦場被挖光之後,殖民政府才將首都遷往哈瓦那。

 

1971(18世紀末),法屬海地爆發解奴運動,

起因是西班牙將海地讓給法國,引發海地50萬名黑奴抗爭,

法國莊園主帶著30萬黑奴逃到古巴,其中大部份落腳聖地牙哥,

使這裡成為古巴非裔人種最密集的城市,

同時也引進甘蔗、咖啡的種植技術,

以及法國傳統習俗與文化,同時也深植非洲文化,

因此西班牙、法國、非洲文化融為一體,

形成聖地亞哥德古巴人特有的膚色和個性。

聖地亞哥德古巴人性格豪爽、熱情,帶著些許叛逆,

因而在古巴的兩次獨立戰爭中,此城都佔了重要地位,

卡斯楚的第一次726日革命運動,就是在此展開,

西班牙戰敗後也是在這裡簽署投降書,

革命英雄馬蒂、國父塞斯佩德斯等大人物均安葬在此地的國家墓園,

所以這裡才有英雄之城的美名。

 

聖地亞哥德古巴是音樂之城,

融合西班牙旋律及非洲節奏樂器的頌樂(Son)

就是在附近山區開始流行,

蘊育知名樂手 Compay SegundoIbrahim FerrercEliades Ochoa

詩歌之家(Casa de La Trova) Heredia街上不缺樂音,

西斯佩德斯廣場周圍多的是現場音樂演出的酒吧。

喜愛音樂的人別錯過3月份的Trova音樂節(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Trova)

7月初從火焰節 (Fiesta del Fuego)揭開序幕,

鼓樂歌聲一路熱鬧到26日最盛大的嘉年華會(Carnaval)

城市沸騰的情緒勝過加勒比海盛夏的艷陽。

 

01聖佩卓岩石城堡(Castillode San Pedro de la Roca) / 莫羅城堡(Castillo Morro) 世界文化遺產

地址:El Morro,距離市中心約10公里,建議包車前往,來回包含等待時

     間約15~20CUC

電話:691-569

時間:9:00-19:00

價格:4CUC

聖佩卓岩石城堡(Castillode San Pedro de la Roca) 是一座防禦堡壘,

位於聖地牙哥西南方約10公里的Ciudamar

盤據鎮守在海灣入口處,

因為它座落於60公尺高的Morro海岬上,

當地人就簡稱為莫羅城堡(Castillo Morro)

西班牙殖民時期,為了護衛聖地牙哥,避免海盜侵襲而興建,

1587年,委託知名義大利軍事建築師JuanBautista Antonelli設計,

1633年,莫羅城堡開始興建,

但還沒完工的時候,英國海盗Henry Morgan就幾乎將它破壞夷為平地,

1664年,莫羅城堡再次重新動工,

18世紀初,莫羅城堡才正式完工。

1775 年,莫羅城堡被當成監獄,

直到1898年美西戰爭時期,莫羅城堡才真正擔負起海防的角色。

莫羅城堡設計建造的厲害地方,

在於精巧地利用海岸地形,將防禦堡壘與海岸的岩岬融為一體,

堡壘呈現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

建築群包含堡壘、軍火庫、棱堡、炮台,保留狀態十分完整,

是西班牙人在美洲所建防禦設施的最佳典範,

因此於199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現在莫羅城堡的主建築部分房間規劃成博物館,

展示彎刀槍砲等舊式武器、歷史文物、

城堡的模型和防禦工事、美西海軍攻防的相關文件和圖片,

內部有一座高達兩層樓的木製軌道,

用來將砲彈運送至城堡頂端的平台,這是很特殊的設計。

昔日的地牢裡,則展示幾座半身塑像,是曾被關押於此的政治犯,

每天傍晚時分,莫羅城堡會舉行鳴砲儀式,宣告海港於夜間封閉,

和哈瓦那卡巴那城堡的儀式一樣,

由身穿殖民時代西班牙皇軍軍服的士兵,手持火炬點燃大砲。

來到莫羅城堡,登高遠眺,

眼前是蔚藍加勒比海波波浪濤,細白沙灘綿延無盡,

背後是翠綠的馬埃斯特拉山脈,壯闊的景致讓人興起萬丈豪情。

 

02聖伊菲熱尼亞墓園(Cementerio de Santa Ifigenia)

地址:Ave. Crombet,距離西斯佩德斯廣場約2.5公里,步行約30分鐘,

     車程約10 分鐘;或是從Pargue Alarmeda搭乘馬車沿Jesus Menendez

     抵達

時間:8:00-18:00

價格:墓園參觀門票費,另付10CUC拍照費

聖伊菲熱尼亞墓園位於聖地牙哥市區的西北方,

設立於1868年,

為安葬獨立戰爭的犧牲者和因黃熱病疫情而過世的人,

有超過8000個陵寢。

聖伊菲熱尼亞墓園內有許多知名歷史人物、戰爭英雄、

藝術家、文學家、名望地位的企業家等等,

因此又被稱為名人墓園,包括:

獨立戰爭英雄何塞馬蒂(José Marti)

古巴國父西斯佩德斯、

在襲擊蒙卡達軍營事件時奉獻生命的61名烈士、

聖地牙哥最有影響力的蘭姆酒企業家百加得、

因為樂士浮生錄走紅世界樂壇的知名樂手Compay Segundo等,

在聖伊菲熱尼亞墓園裡,凝聚了古巴的歷史和革命鮮血!

聖伊菲熱尼亞墓園規模及富麗堂皇程度僅次於哈瓦那的哥倫布公墓,

墓園所使用的石材為大理石或花崗石,

墓園設計和安排相當用心有特色,

獨立戰爭英雄何塞馬帝的陵寢 30分鐘舉行一次衛兵換崗儀式,

靠近墓園出入口這座規模龐大的烈士塚,是為國捐軀的烈士之墓,

完成於1951年,24公尺高的六角形墓塔,

裡面放置著領導獨立戰爭詩人Josei Marti的骨灰。

2016124日,

菲德爾·卡斯楚骨灰的遊行隊伍從哈瓦那出發,跨越整個國家,

在所有古巴人民的吊唁中,走向聖地牙哥的聖伊菲熱尼亞墓園,

鑲進一塊巨石之中,

沒有華麗的裝飾、雕像或頌詞碑銘,僅有簡單的金色字體Fidel

反應他生前反對個人崇拜的精神。

 

03蒙卡達軍營(Cuartel Moncada)

地址:Ave Moncada,從西斯佩德斯廣場步行約20分鐘

電話:620-157

時間:週二至週六900-17:00,週一、週日9:00-13:00

價格:2CUC

亮黃色的軍營正面,處處可見彈痕累累,

像時時提醒古巴人民,莫忘革命的初衷。

1953726日,聖地牙哥嘉年華會的當天,

卡斯楚與弟弟勞爾領導一百多名游擊隊員,

攻擊蒙卡達軍營,對巴蒂斯塔政營發動第一次武裝抗爭,

開啟古巴革命的第一章。

因為游擊隊的車隊意外分散,太早引起守備的注意,

攻擊行動最終失敗,

卡斯楚、勞爾和55名游擊隊員被捕入獄,

兄弟分別被判刑15年和13年,

卡斯楚受審時留下「歷史將宣判我無罪」的經典辯詞。

在青年島監獄服刑22個月後,政府屈於群眾壓力而特赦出獄。

19557月,卡斯楚流亡墨西哥,結識切格瓦拉,

成立武裝組織「七二六運動」(Movimiento 26 de Julio)

繼續反對巴蒂斯塔的行動。

革命成功後,這一天被訂為古巴革命紀念日,

蒙卡達軍營則規劃成一所學校和

726日歷史博物館(Museo Historico 26 de Julio)

博物館內展示攻擊行動的圖表、游擊隊使用過的槍枝、

攻擊現場傷亡及被捕的照片、軍營模型、開往軍營的卡車等。

 

04西斯佩德斯廣場(Parque Céspedes)

地址:從Viazul巴士站步行約25分鐘,搭計程車約7分鐘

西斯佩德斯廣場是聖地牙哥的市政中心,

也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心,老城區散步路線的起點,

廣場名稱,

來自於紀念古巴國父-西斯佩德斯(Carlos Manuel de Céspedes del Castillo)

中央豎立著西斯佩德斯的雕像,

西斯佩德斯雖然是蔗糖園主,卻主張解放黑奴,

1868年他在聖地牙哥附近的城市Bayamo釋放自己莊園的奴隸,

發表「亞拉呼聲」,領導古巴人起義推翻西班牙殖民政權。

1874年,西斯佩德斯遭到出賣被謀殺,

1878年,西班牙允諾政治及經濟的改革,起義軍被迫簽訂《桑洪條約》,

十年戰爭終告失敗。                                        

廣場北邊的市政廳建於16世紀,

19591和月1日,卡斯楚站在這座建築中央陽台上,

第一次對古巴人民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

隔著廣場與市政廳相對的聖母升天大教堂,

也是聖地牙哥最宏偉的一座教堂。

西斯佩德斯廣場的白天、夜晚都很熱鬧,

大理石長椅總是坐滿了當地人和旅人,

閒話家常或低頭上網,充分展現聖地牙哥的熱情活力。

市區以西斯佩德斯廣場為中心,

廣場上有2間銀行、大教堂(Catedral)、大飯店(Hotel Casa Granda)

博物館、聖地亞哥市政廳(Ayuntamiento)等建築。

 

05狄亞哥維拉奎斯故居(Casa de Diego Velazquez)

地址:Francisco Vicente Aguilera 652-652,西斯佩德斯廣場西側

時間:9:00-17:00,週五13:30-17:00

價格:2CUC

狄亞哥維拉奎斯故居是古巴目前保存最古老的一棟建築,推薦!

建於1516~1530年之間,

這棟安達魯西亞式大宅

當年一樓是黃金鑄造場及交易所,

殖民者將搜刮到的金子,放在大熔爐裡鑄造成金條,運回西班牙,

二樓則是古巴第一任殖民官狄亞哥維拉奎斯的官邸。

內部透過中庭與後方另一棟19世紀住宅相連,

規劃為03古巴地方歷史博物館(Museo de Ambiente Historico Cubano)

展出許多16~19世紀的精緻傢俱傢飾,

中庭走廊的彩繪瓷器,也頗值得細細品味,

最值得注意的是各種木雕細部結構,

二樓走廊及面對廣場的窗台,使用六角形花紋的木窗屏風,

稱為摩爾式(Moorish)雕刻,

16世紀建築的特色,目的是保護住在二樓官員家族的隱私。

室內杉木雕花的天花板、葫蘆柱型木柵欄、

壁畫、屋簷樑柱的雕刻等等,

都是非常細緻而具有地方色彩的建築裝飾,

特別是天花板的紋飾,沒有華麗的彩繪,

而以精細的鏤空木雕交織出動線,顯得十分生動。

 

06聖母升天大教堂(Cathdral de Nuestra Senora de la Asuncion)

地址:Heredia街、Felix PenaGeneral Lacret之間,西斯佩德斯廣場南側

時間:教堂:週一至週五9:00-12:0016:00-18:00,週六9:00-1200

鐘塔:週一至週六9:00-17:30,週日休館

價格:教堂免費,鐘塔1CUC

聖母升天大教堂能夠俯瞰聖地亞哥德古巴360度城市全景,推薦!

教堂最早建於1520年代,經過多次改建顯得風格奇特,

7世紀時教堂遭海盗洗劫破壞,歷經 4年才重新整修完畢,

18世紀和19世紀時又頻頻因大地震而損毀,

最後終於在1922年由當地的建築師Segrera大肆整修,

建造了兩座鐘塔、整修屋頂上的報喜天使雕像、修復內部壁畫,

教堂才有了今日的樣貌。

教堂內的小博物館有手稿和殖民時期教會的樂譜,

第一任殖民官狄亞哥維拉奎斯安葬於此。

聖母升天大教堂呈現嶄新的新古典主義風格,

2015年,聖地亞哥德古巴建城500週年時,又經過重新整修,

除了天花板華麗的壁畫、唱詩班的木雕座椅以外,已不見歷史風韻。

鐘塔上的風景更是絕讚,爬上垂直狹窄的木梯雖然累,

但西斯佩德斯廣場、沿山坡高低起伏的房子,夕陽、海洋都盡收眼底。

 

07Grand Hotel頂樓酒吧

大教堂雖然是城市制高點,爬上鐘塔還蠻花體力的,

如果想當大爺貴婦,推薦旁邊Grand Hotel的頂樓酒吧,

可以點杯古巴可樂,俯瞰城市的壯闊美景!

 

08詩歌之家(Casa de La Trova)

地址:Heredia 208,從西斯佩德斯廣場步行約2分鐘

電話:623-943

時間:1樓的表演約17:00開始,221:00~22:00開始

價格:視表演異動,不需提前購票

古巴革命時期,

許多詩人以Trova的形式寫成革命歌曲,在戰爭中激勵軍心,

甚至有人為革命英雄切·格瓦拉寫了一首讚頌歌曲

Hasta Siempre, Comandante」,

帶動新音樂風潮,

從此,Trova成為左翼運動的一部份。

卡斯楚執政後,在每個城市規劃詩歌之家(Casa de La Trova)

作為專業或業餘樂手的表演場地,

其中,聖地牙哥的詩歌之家是全古巴最優秀的一個,

培育出許多受歡迎的樂手,例如:

好景俱樂部(Buena Vista Socail Club)的成員--

Eliades OchoaCompay Segundo

讓聖地牙哥在1990年代成為世界樂迷的朝聖地。

詩歌之家位於兩層樓傳統西班牙式木造建築中,

面對街道的一面是欄杆圍起的落地窗,

開放式設計讓整條街流洩音樂,

一樓從下午開始就有音樂演出,

沒有下雨時,表演會在內側的露天庭院進行,

二樓的表演廳只在晚上開放,通常由比較知名的樂團演出。

一樓酒吧的牆壁上佈滿名人和觀光客的簽名,

其中最大的一幅就是聖地牙哥明星樂手 Compay Segundo


 

09嘉年華博物館(Museo del Carnaval)

地址:Heredia 303,從西斯佩德斯廣場步行約3分鐘

電話:626-955

時間:週一14:00-17:00,週二~週五及週日9:00-17:00,週六14:00-22:00

價格:2CUC

古巴嘉年華會的形式與黑奴的歷史息息相關,

16世紀開始,

古巴的統治者開始從中、西非等地運來黑奴,

供應農業生產所需的勞力,

起初黑人們的聚會只允許在非洲教會、工人宿舍等地舉行,

後來因為天主教慶典的人力不足,教會允許黑奴參與宗教活動。

每年724~26日是紀念聖地牙哥聖人 Santiago Apostolo的節日,

連續幾天舉行盛大的遊行,

黑奴一開始加入慶典時僅擔任合唱或演奏樂器,

後來慢慢將非洲音律舞蹈運用於遊行之中,

他們帶著面具、穿著非洲傳統服裝、以康加鼓的節奏,

領導不同遊行隊伍前進,

這種充滿靈性而熱鬧的遊街表演,漸漸取代其他活動,

成為聖地牙哥嘉年華會的前身。

嘉年華博物館建於18世紀後期,原本是小學的校地,

1983年成立博物館,

展示許多照片和剪報、遊行中出現的道具、

大型紙糊面具、樂器和傳統服裝等,

展品不算豐富,但偶爾可以在中庭遇到嘉年華音樂的排演。

 

10依莎貝利卡咖啡館(Cafe la Isabelica)

地址:Francisco Vicente AgulleraCalvari的交會處,從西斯佩德斯廣場步行約5分鐘

電話:669-546

時間:6:40-22:45

價格:咖啡1-8CUP

有包友分享,結帳時店家意圖騙錢,1Cafe La Isabelica CUP72CUP14,一杯Café puro CUP1,總共CUP15,店家硬說CUP35,要特別注意敲詐問題。

走進18世紀的建築,木製門窗和天花板,挑高的吧台,

厚重的硬木桌椅,還有天花板懸掛的老舊風扇,

都描繪出咖啡館的歲月痕跡。

依莎貝利卡咖啡館是聖地牙哥最老的傳統咖啡館之一,

總是熟客滿座,

雪茄煙霧中喝下一口又濃又香的黑咖啡,

一旁樂手以ClaveMaracas、邦哥鼓和三弦琴Tres演奏輕快頌樂,

那滋味是樂士浮生錄式的復古。

內部還有一個卷雪茄的工作台,供應客人當地生產的雪茄。

樂士浮生錄(Buena Vista Socall Club)專輯裡,

匯集了將近20位古巴最優秀的老樂手,

其中,總是帶著白色小圓帽的Compay Sequndo

就是從聖地牙哥發跡的。

Compay Segundo(1907~2003)以精湛的吉他演奏稱霸於頌樂的領域,

1950年代是他的事業顛峰期,

曾經出版《Calle Salud》等專輯,

但是1970年代之後受不景氣影響,

他放棄音樂,在雪茄工廠工作直到退休。

自從樂士浮生錄專輯錄製之後,才又重新登上舞台,

他寫下的片頭曲 Chan Chan》不但席捲古巴,更風靡世界,

幾乎成了古巴音樂的代表名曲。

 

11荷西馬利之家(Casa Natal de José María Heredia)

地址:Heredia 260,從西斯佩德斯廣場步行約3分鐘

電話:625-350

時間:週一休館,週二至週六9:00-19:00,週日9:00-14:00

價格:2CUC

古巴最重要的國寶浪漫詩人荷西·馬利(José Maria Heredia)

誕生於這棟18世紀殖民風格宅邸,

為了紀念他而成立博物館,

完整保留詩人的臥房、餐廳以及當時的家具。

荷生於1803年,

擅長以詩描述自然風景,許多關於美洲自然景觀的文章,

都成為後來歷史學家參考的重要文獻。

19世紀初受到革命思潮的影響,

詩人倡導古巴獨立、脫離殖民統治,遭到被政府驅逐出境的判決,

直到1839年他36歲去世為止,

一直都在墨西哥、美國、南美洲等地度過。

 

12蘭姆酒博物館(Museo del Ron)

地址:Bartolome Maso 358,從西斯佩德斯廣場步行約5分鐘

電話:623-737

時間:週一至週六9:00-17:00,週日休息

價格:2CUC

百加得以聖地牙哥為起點,將古巴蘭姆酒介紹給全世界,

雖然後來因為政治立場不同而離開古巴,

聖地牙哥仍然是蘭姆酒的主要產區之一。

這裏不像哈瓦那的蘭姆酒博物館聲光效果十足,

平實的文字與圖片介紹,

搭配百年前生產蘭姆酒所使用的機器設備展示,

讓遊客對蘭姆酒的歷史和蘭姆酒產業有更多認識。

展出方式以古巴的蔗糖產業為起點,

可以看到熬煮糖漿的大鐵鍋、黑奴費力操作的榨汁機器,

接著說明製作蘭姆酒的過程,

展出釀造蘭姆酒的舊木桶、裝瓶與封蓋的機器等,

最後的展廳陳列各種新舊酒標和酒瓶,

能認識許多Havana Club以外的品牌,

包含本地品牌SantiagoCaribbean ClubMatusalén等。

特別的是,還展示了一隻象徵百加得商標的蝙蝠標本,

離開前別忘了在博物館內的小酒吧品嚐一杯免費的蘭姆酒!

屬於王者與蝙蝠的蘭姆酒,

百加得(Bacard)蘭姆酒瓶上的蝙蝠標誌,等同蘭姆酒的代名詞,

1862年,唐法昆多百加得馬索(Don Facundo Bacard Mas56)

在聖地牙哥買下一家蘭姆酒蒸餾工場,成立公司,

研發一款較爽口清淡的蘭姆酒,順利提高市場接受度。

建立品牌辨識度的功臣是法昆多的妻子,

有一天,她在蒸餾廠天花板發現一群寄居的蝙蝠,

她想到蝙蝠在家鄉巴賽隆納象徵好運、兄弟情誼與忠誠,

在甘蔗園中會吃蟲子,有益甘蔗生長,

於是建議以蝙蝠當作商標,也象徵百加得的家族精神。

這個策略相當成功,

對當時普遍不識字的古巴人而言,蝙蝠商標的印象勝過任何文字。

1892年,

西班牙王儲阿方索十三世有次高燒不退,

正當束手無策之際,有位御醫建議他試試看百加得蘭姆酒,

隔天高燒竟然退了,

百加得趁機大力宣傳,在酒標下緣加上西班牙皇室標誌,

訴求百加得是皇家背書的蘭姆酒王者。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未成年者請勿飲酒

 

13百加得博物館(Museo Municipal Emilio Bacardí Moreau)

地址:Esquina Agulera Pio Rosado交會口,從西斯佩德斯廣場步行約3分鐘

電話:628-402

時間:週一至週四9:00-17:00,週五9:00-13:00,週六9:00-19:00,週日9:00-15:00

價格:2CUC

百加得博物館仿希臘列柱的新古典主義外觀,氣派非凡,

這是聖地牙哥市長Emilio Bacardi 1899年所建,

內部許多展品來自於他任期內的驚人蒐藏。

博物館地下樓層為考古文物,

包含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前的原住民物品,

還有古巴唯一的埃及木乃伊,

地面層展出殖民到共和時期的古巴歷史,

包含大量的武器、束縛奴隸的用具、舊式魚雷等,

二樓主題是藝術,展出19世紀到當代、國際和本地藝術家的畫作和雕塑。

 

14秘密抗爭博物館(Museo de la Lucha Clandestina)

地址:General Jesus rabil l,從西斯佩德斯廣場步行約3分鐘

電話:624-689

時間:週二至週日9:00-17:00,週一休息

價格:1 CUC

19561130日,

726革命運動組織攻擊這個半山腰的警察站,用來轉移注意力,

企圖幫助卡斯楚乘坐的格拉瑪號順利登陸。

攻擊行動後,原本的木造結構都已焚毁,

經過重新整修,現在為秘密抗爭博物館,

內部有大量的照片、文件資料和戰爭時期的文物。

展示1950年代,在鄰近馬埃斯特拉山區,

反抗巴蒂斯塔政權的游擊隊活動,

以及Frank Pais Celia Sánchez在聖地牙哥市區,

秘密進行的地下抗爭行動。

 

15維拉奎斯平台(Balcon de Velazquez)

聖地牙哥是一座懷抱海灣、倚靠山脈的丘陵城市,

市區內有許多拍照景觀點,絕美的視角,是IG打卡熱點,

維拉奎斯平台(Balcon de Velazquez)適合欣賞夕陽,

鱗次櫛比的房子順著斜坡滑入海洋,

郵輪在夕陽餘輝中緩緩離港。

這裏參觀免費,拍照會被收取1CUC費用。

此外,

秘密抗爭博物館前也可看到類似角度的風景。

 

16 Padre Pico steps

從西斯佩德斯廣場往秘密抗爭博物館的方向步行,

Padre Pico街上有段陡峭的階梯,

站上最高點眺望,

兩排斑駁住宅包夾長長的階梯,

交錯混亂的電線下,時時上演聖地牙哥人的生活日常,

滿滿古巴情調更有味道。

 

17 Paseo de Alameda公園

港灣旁的Alameda公園,

亮黃色巨型「CUBA」字樣,搭配加勒比海的藍和郵輪的白,

是一張標的準觀光客打卡照背景!

 

18 Cobre聖女大教堂(Basilica del Cobre)

地址:聖地牙哥西北方17公里,開車約30分鐘 6:30-18:00

聖女(Virgen del Cobre)信仰,

為一尊身披黃袍、黑色皮膚、手抱嬰兒的聖女像(Virgen del Cobre)

幾乎每個聖地牙哥人的家裡都會供奉。

在聖地牙哥近郊的Cobre小鎮,

山腰上有座聖女大教堂(Basilica del Cobre),是全古巴最熱門的宗教朝聖地。

Cobre是銅礦的意思,小鎮在18世紀以產銅著名,

傳說在17世紀初,

當地的殖民官從西班牙運來這尊聖像作為鎮上的守護神,

某次海難,3名黑奴看見聖女顯靈,將他們從暴風中引導上岸,

神跡傳開之後,黑奴們相信祂就是非洲宗教裡的海神Ochun

信奉聖女的人口從此加倍。

1998年,

教宗保羅二世拜訪古巴時,還特地到此地為聖女聖像加冕,

從此,聖女就成為古巴全國的守護神。

從教堂後方的階梯上2樓,可以清楚地看到聖女像,

以一個控制溫、溼度的玻璃櫃保護,

身上穿著黃色長袍,

繡有鑽石、紅寶石等珍貴珠寶,顯得非常尊貴。

聖女大教堂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在其中一個小教堂隔間裡,儲存許多各地朝聖者的奉獻品,

其中包括卡斯楚母親的物品及海明威的諾貝爾獎牌!

 

★古巴世界遺產

文化遺產

1982年:哈瓦那舊城及其工事體系

1988年:千里達和甘蔗谷

1997年:古巴聖地亞哥的聖佩卓岩石城堡

1999年:比尼亞萊斯山谷

2000年:古巴東南部第一座咖啡農園考古園區

2005年:西恩富戈斯都會歷史中心

2008年:卡馬圭歷史中心

自然遺產

2001年:亞歷杭德羅‧德洪堡國家公園

1999年:格拉瑪的德桑巴爾科國家公園

參考來源:   古巴 - MOOK景點家   https://www.mook.com.tw/books.php?op=booksinfo&bookid=100703

歡迎大家加入粉絲團,互相交流吃喝玩樂情報!

您的支持是我發文的動力,請不吝嗇給個讚和推囉~感激^0^

旅人Carrie愛漫遊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carriewu0925travel

歡迎加入Line@生活圈好文共享,即時獲得世界各地景點美食推薦https://line.me/R/ti/p/%40dpg9434a

加入好友

歡迎追蹤【旅人Carrie愛漫遊】IGcarriewu5120

https://www.instagram.com/carriewu5120/

歡迎訂閱youtubehttps://goo.gl/qd9MV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旅人Carrie愛漫遊 的頭像
    旅人Carrie愛漫遊

    旅人Carrie愛漫遊

    旅人Carrie愛漫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